解析家居建材品牌大店的生存之道
????雖然2011年對于家居建材行業而言可謂困難重重,充滿了過冬的無奈和嘆息,然而家居建材行業未來的剛性市場需求以及快速成長的市場機會,仍然沒能讓很多廠商停下擴張的腳步,反而加快了開店擴張的步伐。從2008年開始,一股大店競爭的風潮席卷了家居建材行業的眾多廠商,終端競爭打起了規模戰,你敢開8000平米的店,我就敢開10000平米的店,似乎只有店大才能在慘烈的市場競爭中拔拔得頭籌。2009年,我去給一家瓷磚企業培訓,當時企業的負責人就非常自豪地告訴我,他們在武漢的店已經達到了10000平米。今年,我去給一家照明企業培訓,他們告訴我說在深圳他們的店已經達到了13000平米。咋舌之余,不由得讓我對這些廠家、商家的勇氣和魄力樹起了大拇指,或許在他們眼里只有這樣的大店才能彰顯出企業實力,打造出強勢的區域品牌影響力。
任何商業行為都無法脫離利益二字,近段時間以來,筆者經常接到一些朋友的電話,詢問的都是關于大店該如何經營管理,如何贏利的問題。不管當初經銷商或者廠家們出于什么目的而決定開大店的,但是大店建成以后的贏利問題很多人在建店之初卻沒有想過。
家居建材品牌大店的壓力都來自哪里:
1、大店不同于大賣場,大賣場是指諸如美凱龍、月星家居、居然之家這樣的綜合性家居建材賣場,這樣的賣場可以滿足顧客一站式購物的需求,從品牌到品類的豐富程度足以讓顧客基本買完家庭裝修所需要的各類產品;而這幾年出現的品牌大店,則是指單一的品牌專賣店,店再大也只能叫做專賣店,因為還很少有企業產品可以豐富到足以滿足顧客家庭裝修所需要的全部產品,從這點看,大店只能滿足顧客的部分產品采購需求。
2、大店所帶來的成本上升顯而易見,從店面的租金到裝修,水電成本、人員工資,甚至連樣品也要多出很多。更有意思的現象是有些廠家產品的品類根本無法滿足整店的面積需要,所以,擴大的體驗空間和重復出樣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單獨辦法,這無疑更加重了門店的成本壓力。
3、以前在管理一個門店的時候,由于店的面積小人員少,老板只要扯著嗓子就能管到每名員工,掰著手指頭都可以把倉庫里的貨點清楚。現在店大了,人員管理的難度增加了,內部管理的各種問題就暴漏了出來,成了很多經銷商頭疼的事情。
那么大店要不要開呢?答案是肯定的,隨著家居建材行業競爭的加劇,新品牌不斷涌現,開大店不但可以吸引顧客,而且還可以打擊競爭對手,阻擊新的市場進入者。問題就在于,在開大店以前,經營者需要考慮清楚大店該如何贏利和管理的問題,切不可為了一時沖動盲目跟風